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民生科技與循環經濟-【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柯玨宇技術長】

民生科技與循環經濟-【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柯玨宇技術長】

鋰電池是支撐現代科技與能源應用的關鍵儲能核心

AI、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我們是否想過,這些產業運行的背後,需要有穩定的電力來支撐他們的運行。鋰電池它雖然不是一個創造電力的元件,但卻是目前可以穩定且便利儲存動能的可靠工具。鋰電池的廣泛運用已融入到你我的生活當中。舉凡手機與智能手錶的長待機時間、電動機車與汽車可接受的可行駛里程數、再生能源系統獲得能源的儲存、電力網路的調頻穩壓調度服務,甚至國防軍工的無人機,飛機與飛彈的電源系統。它默默地在協助我們擁有更舒適安全的生活。但鋰電池的性能再突破,卻面臨著重重困難與挑戰,需要你我與更多的資源投入。

鋰電池產業需要跨域人才合作,持續推進材料與製程同步成長

更安全、更高能量密度、更長使用壽命、更便宜、更快充電速度…一個個看似簡單的要求,它卻需要不同領域的資深研發人員相互投入與交接棒,才有機會達成的結果。各鋰電池材料的進步,首先需要化學/材料開發人員的投入;實驗室配方開發完成,需要有機械、電子電機、自動化、化工、材料等領域人員再將它的製程穩定實現;過程中尚須資訊統計與分析人才,確認最佳最穩定的路徑。在多領域的合作努力下,可能只完成了一個材料或是一個性能的優化。沒錯,鋰電池的優化類似一場大隊接力,需要不同領域的人才投入與完美的交接棒。但這樣就能讓鋰電池性能達到我們的期望嗎? 還有一段距離,因為鋰電池是一個化學元件,一個材料的進步也需要其他搭配對應的材料得到對等的進步,那才有一丁點的機會,讓最終的鋰電池性能再次突破,滿足人們更便利的期望。別灰心,雖然鋰電池產業鏈充滿了許多的難關與挑戰,但這些艱難的挑戰也是我們嶄露頭角的機會。四大主材(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和周邊輔材的性能提升,或是前瞻製程穩定商業化生產的瓶頸突破,我們擁有多面向的機會,讓我們可能發光的機會和揮灑的舞台。

結合AI與專業知識、保持前瞻思維,才能在職場中持續優化、創造突破

慶幸的是,目前知識的搜尋管道更為多元且便利。且透過AI的輔助工具,可以讓我們更快速的閱讀重點及確認重點的方向。梳理出最有機會的調整對策,讓優化的方向做出更精準的修正。因此具備快速搜尋正確資料並判讀的能力,且能迅速的吸收這些知識,將是在學業或職場上成為一項具有競爭力的技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多元的資訊來源,可能會有被人云亦云的文章而帶錯了方向,讓我們深陷痛苦的牛角尖中。所以閱讀專業的期刊文獻是必須維持的基本功,讓我們維持在該領域的前瞻思維,擬定更精簡快速的DOE驗證實驗。談論到此是否發現,目前在談論的深層式AI工具學習養成,很像目前教育系統在培訓的各位學子們?我們的技能是否滿足終端需求,全看我們吸收了那些融會貫通的知識和學會該如何的正確表達輸出。回想這幾年與幾位科技大學教授的產學合作經驗,在當年還沒有AI工具的年代。各教授與同學們也是運用上述的模式,採用人腦智慧來設計實驗與優化性能。雖然有時無法達到業界一開始設定的目標,但過程對大家的學習與訓練,我相信都是正向的。且有時產出的結果,雖然不如預期,但可能卻意外的找到另一個我們一開始也沒想到議題,而讓另一個議題得到了優化改善。

做中學、善用AI,自學力是培養鋰電池專才的關鍵

鋰電池領域的專業人才培育,除了前述專業新知的吸收和透過AI工具的輔助學習外,我們不能遺忘『做、學、問』的基礎功。因為鋰電池除了是一門科學外,他是一門工藝技術。透過實做,了解各站各關卡的瓶頸與痛點,讓我們抓住細節中的魔鬼;藉由學習,了解用哪些科學工具和方法,去驗證我們對策的正確性;思考正確的提問,讓我們可以釐清並修正我們的對策。有了做學問的基礎功搭配善用AI輔助工具的技能,將會發現我們已完成求學的目的,學會『有效率的自學能力』。有了這項能力,讓我們更容易能儲備能量,成為別人眼中的人才或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