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智慧機械-【豐炬工業有限公司_林錦屘總經理】

智慧機械-【豐炬工業有限公司_林錦屘總經理】

全球局勢挑戰下的製造業考驗

豐炬為一熱塑性彈性體製造、銷售業者,屬於傳統製造業的一員。自2019年底COVID疫情爆發,接著2022年俄烏戰爭及至近期的全球國家對美關稅議題等…無不對我們傳統製造業再再的考驗。經濟軌跡無所循、市場板塊移動迅速,未來的日子更充滿不可測,稍不留心,客戶即不復在。所幸豐炬一本誠信服務、永續經營,在市場具一定能見度,並未受到過劇的衝擊影響。但隨著預期的通膨加劇,未來恐有消費萎縮之慮。   

除此之外,中國本土市場不佳及同業外溢效應,對豐炬國際市場有所影響且競爭加劇。現階段能所因應的即是加強”整備”,沉潛再出發。有道是企業生存不變的道理即是”變” !

    近期我們加強了內部人員專業職能訓練,設備的汰舊及升級、市場拓銷模式改變、新材料開發動能、人員增補且人力年輕化,相信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縱使外部競爭劇烈,但相信在全體同仁協心共力之下,定能克服所有競爭再創榮景。

積極鏈結學界,拓展產學合作機會

複合材料的運用日新月異,研發動能不可少。長期以來小型企業資源有限,在研究與發展費用的投入比例不高,但在未來的競爭態勢,若未能加強恐會喪失優勢。除費用之外,研發人才更是不可或缺,但目前連基本人力需求都未能滿足,更遑論專業之研發人才。
    有鑑於此,豐炬已於近期加強與學界鏈結,進行產學合作、學期實習、健教合作等…所有可能機會我們皆積極把握。小企業一直以來資源缺乏,往後仍須借重公協會、學界及政府相關部門一同協助。特別在近年,因半導體及其他IT產業的蓬勃發展,中高階人才漸往科技業靠攏以及少子化的持續影響,在人力本就短缺的現況,使傳產幾乎不能有中高階人才願意投入,斷層已持續發生中。

永續經營的根本:在地人才的扎根與成長

豐炬雖是一家小企業,但遷廠至雲林近15年的時間,在人才培育領域亦已投入相當資源。包括提供獎助學金予學校、提供實習機會、設備貢獻、產學合作、人才培育及企業參訪學習機會等等…。但至今仍只見樹不見林,事實上難免令人沮喪,但我們仍不放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培養人才本非易事。選、育、用、留皆須到位、才能成事。

    目前公司參與工業會辦理之” 雲將計畫” 。第一期學生於113年9月實習至今已滿一年,同學各項表現尚稱良好。學生願意待在傳產,往後的育才、用才、留才,當然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責任。個人認為此計畫是較有可能讓我們在地傳產得到想要的人才,因確實是針對在地(雲林地區)學生提供的機會,且學生亦多有意願留在雲林和傳產發展。希望這計畫能持續辦理,亦請學界務必全力配合計畫需求,提供優質的學生予業界。始不辜負在地企業為永續經營及年輕人創造未來的用心! 在此不敢要求政府單位能給我們小企業任何資源,只希望在教育政策,特別在技職領域,能多為我們想想,而不只是偏重特定產業,這對國家的未來絕對不是好事。

個人拙見,無所是非,僅供參考。期待未來的年輕人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