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智慧機械-【宏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_周浴恩經理】

智慧機械-【宏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_周浴恩經理】

面對少子化衝擊:台灣產業如何應對新世代挑戰?

少子化帶來的不僅是產業缺工問題,在少子化環境中成長的新世代,備受愛的家庭教育、講求呵護的學校教育乃至離開學校後投入職場,新世代發現心中期望值與現實環境的矛盾,常年教育下來被動式的學習與職場強調主動積極的處世態度,這批生力軍投入的加入,產業是否合用?如何運用?產業界需在管理思維及工作層面持續進行變革。

AI時代下的職場變革:專業技術與軟實力的雙重挑戰

從自動化生產到智動化工廠緊接著AI時代的降臨,根據某知名雜誌針對企業高階主管的調查,未來十年內超過20%的職務須被重新定義,這也意味著現今在職場的我們仍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能力(Upskilling)及重新學習新知(Reskilling),在AI的時代,原本的工作機會將會由機器大量取代,因此數位科技的運用能力將是未來職場必備生存之道之一,然而當大家聚焦在更新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之外,也別忽略了在職場上更需要的軟實力,在近年來對於新進同仁的觀察,綜合三項未來職場不可或缺的軟實力,提出供參考:

1.溝通協調能力:多數在3C產品陪伴下長大的新世代,對於入職場後的表達及溝通能力較不擅長,透過與員工訪談後分析,可能因為長期面對的是網路世界,人們缺少面對面溝通機會,甚至因網路世界為虛擬身分,人們對於自身言語缺乏責任意識也少了份同理心。因此溝通協調能力在未來仍將是職場必備的技能。

2.跨領域整合能力:在大家都強調加強本質學能跟專業知識的同時,跨領域學習的人才似乎越來越少,工科背景的學生較少管理理論的支持,商管背景的學生則對生產製程興趣缺缺,如果在本科之外,能利用管道及資源進行學習,例如學校的寒暑假實習課程、政府開辦各項訓練課程等,在校期間多元學習並增加實務經驗,入職場後方能運用換位思考,面對各項專案達到跨領域整合之效。

3.解決問題能力:職場上提出問題的人大有人在,但對於如何解決問題似乎較少人去思考,有人說過,發現問題是本能,能解決問題才是本事。

宏全公司積極推動產學合作:以實習計畫培育專業人才

宏全公司在十幾年前即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實習計畫,並以技職院校為主要人才來源,每年開放大專院校學期/學年實習職缺約40位,暑期實習及工讀職缺更高達約80位,從一開始與相關校系洽談實習規劃,內部協調開放符合科系本質學能之相關實習職缺,再依適才適用經由一對一的面試媒合,實習過程中安排實習生進行的週/月報告,實習結束前的留任訪談及實習成績考核作業,都以培養自身內部專業人才為目標。

實習計畫與師徒制併行:宏全公司培育全球佈局人才的雙向策略

藉由與大專院校合作的實習計畫來培養並儲備未來企業佈局全球所需人才,除提供優於勞基法之薪資外,針對每位實習生也安排一位專屬工作輔導人員,藉由師徒制之安排協助實習生盡快適應職場並習得所需技能,另由人資單位擔任生活輔導之角色,藉由每週及每月的座談會了解實習生們學習狀況及是否於工作上有任何的不適,更鼓勵實習生們每月座談會中至少提一項給公司的建議事項及意見回饋,藉由雙向溝通進一步達成對公司政策上的共識及認同以增加留任率。

技職教育面臨挑戰:深化技職產學鏈結,提升學生職場競爭力

當前越來越多大專院校積極推動實習機制,包含普通大學部分校系也積極鼓勵學生實習與產業接軌,然而技職教育本身強調實務及實作,如技職科大的學生本身在實作經驗及實務能力的優勢上削弱,將很容易被高教體系普通大學的學生取而代之,技職院校如何與各地產業有更多更深入的鏈結及如何讓我們技職的學生更早體現職場文化及實用技能會是重要課題。

少子化與勞動力斷層:傳統製造業應積極面對年輕世代的轉型與挑戰

現今社會工作型態越來越多樣化,在疫情期間蓬勃發展的外送平台及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自媒體/直播主…等等,現況就是電機系/機械系的學生不再願意進入工廠工作,企管系/經管系的學生更傾向在網路平台自行創業,這些現況對已面臨少子化困境的傳統製造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生產技術的傳承漸漸面臨斷層,甚至許多工廠為了持續經營,生產技術只能交棒給移工,放眼未來10~20年,當台灣學生不再願意踏進工廠,曾經為台灣經濟奠基的製造業積極面對年輕世代的轉型與挑戰。